党代会报告的意识形态的贡献
全国党代会报告文本,包括目前全党全国正在深刻学习领会、深入研究阐释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内的全国党代会报告文本,功能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功能、政策功能以及对外传播功能等。在其政治功能之中,宣示立场观点,澄清模糊认识,引领社会舆论,激浊扬清、正本清源的意识形态功能,占有特殊重要地位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全国党代会报告从来都是重要的意识形态研究文本对象。
党代会的召开时间
党初期,党代会为每年召开一次,按照七大党章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,在筹备八大时,确定每五年召开一次党代会,并实行常任制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从党的十二大开始,党代会才实现了每五年召开一次。从那时起到党的二十大,已经连续召开九次,党代会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。
党代会的会场布置
1996年,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、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,明确要求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、代表会议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、代表会议时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党徽,并在党徽两侧各布置五面红旗。
党代会的会期
从历史上来看,党的一大至十三大,最短召开五天,最长召开五十天。从党的十四大开始,每次都是为期七天。
党代会的主题
党代会的主题集中概括了本次党代会的内容任务、未来方向和目标等,对于准确把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很有帮助。